查看原文
其他

走出灾难后的梦魇:PTSD

2014-08-07 悠扬 友心人

点击上面的友心人关注,获得那些生活中的心理学。

本文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yosum@qq.com。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


地震发生以来,松鼠们都对地震中人们的命运表示了深切的关注。在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同时,大家也开始关心震后人们的内心命运。灾难过后,不仅是遭受灾难的灾区同胞经受着灾难带来的巨大创伤体验,更可能因为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而那些牵挂着家人和朋友的身处异乡的人们,也总会产生焦急的情绪。就连我们这些远离灾去的人,也时而会因为电视上,报纸上报道的灾情而难以入眠。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心理学家来给我们一双援手,走出灾难笼罩下的恐慌,回归我们原本平静美好的生活。



灾难后的梦魇——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


灾难发生之后,所导致的最严重的心理疾病就是创伤性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它往往发生在一些威胁生命的事件之后,伴随着一系列令人痛苦的心理体验,并且长时间消磨不去。PTSD的患者会持续的体验到创伤事件本身,灾难的梦魇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像挥之不去的幽灵折磨着他们,并且会持续不断的进入他们的梦境。


对于创伤性的事件本身,他们则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他们会回避所有与事件有关的想法、感受和谈话,对于相关的活动、地点和人物也避之不及。对于所经历的创伤事件,他们会表现出对于事件重要方面的遗忘:似乎所经历的一切在他们头脑中变成了一片空白。


PTSD的受害者在受难后还往往表现出对一般事件的麻木。对于有意义的事件和有趣的事情,他们表现得异常冷漠。身边的人也许能够体会出,他们不再像以往一样对他们的亲近,甚至更加疏远,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他们的情绪表达也受到了禁锢,很多PTSD的患者在灾难过后不再能够很好的沟通情感,也无法向自己的爱人表达爱恋之情。在很多亲人的严重,他们变得陌生,不再像以往那个具有人情味的亲人,而成为一个情感淡漠的“木头人”。


不仅如此,PTSD的患者还会表现得非常警觉。他们常常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即使好不容易睡着,也很容易被一点点响动就惊醒。在与人交往的同时,他们变得容易激怒,脾气暴躁,注意力也特别容易分散。


回归心湖的平静


地震和其他灾难性事件就像在心灵的平静湖水中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人内心原本平静的感知、情绪和意志状态在危机事件的重创之下变得遥遥欲坠,各部分的机能的平衡被在PTSD发生之时,人内心的平衡被突发的灾难性事件打乱,这时候就需要危机干预来恢复这种内心的平衡。


需要危机干预的人员不仅包括受灾的各个年龄段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劫后余生的幸存者,也同时包括了各种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这是因为不仅身处灾难现场的灾区受害者在心灵上受到了重大的创伤,那些与他们感同身受的救援者们同样也经历着类似的痛苦,同时他们还要担负着安抚、帮助幸存者的工作。可以说,与灾难有关的每个人内心都承受着重大的心理压力,都需要危机干预为他们恢复内心的平衡。


危机干预在恢复这种心理平衡的过程中,要完成这样几个任务。首先,怎么做才能使得受害者的症状不会继续恶化?也就是说,危机干预要完成一个预防的作用。其次,怎么做才能去降低受害者的痛苦?这种痛苦包括他们在情绪上、心理上、身体上和行为上的多重反应。


最后,这个人能否通过自我恢复的方式重新回到家庭和工作中去?如果答案是“Yes”,那么危机干预的任务就基本完成。如果答案仍旧是“No”,那么就需要危机干预的专家来提供提供更高层次的帮助。因此,危机干预最重要的任务不仅是减轻灾难受害者的痛苦,最重要的是通过干预的过程,让人们重新获得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减少长期痛苦的可能性。


目前,对于灾难的危机干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是严重应激诱因疏泄治疗(critical incidence stress debriefing , CISD)。这种疗法主要采取一种结构化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灾难的幸存者谈论应激性的危机事件。干预通常在危机发生的1-2天内进行,每次需要大概2-3小时的活动。时间。整个活动分为几个阶段进行:


介绍阶段 治疗者与小组成员互相介绍,并引导所有的参与者制定一个大家公认的讨论规则和讨论基调,这个小组的“契约”主要的目的是鼓励所有的小组参与者的合作,并遵守保密的原则。


事实阶段 小组成员从自己在灾难中的视角出发,向其他人描述他们在灾难中的所见,所闻,所为,所嗅等等外部的现象。


感受阶段 小组成员向大家描述他们在经历灾难事件后,现在头脑中能够立即浮现出的有关灾难的主要想法和最痛苦的想法,让情绪毫无保留的表露出来。


反应阶段 参与者与治疗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有可能遇到的最糟糕的情况。这个阶段是小组成员情绪反应最强烈的阶段,治疗者在这时要能够很好的表现出关心和理解,让小组成感到安全。


症状阶段 小组成员一起分享和描述灾难当中和灾难之后困扰他们的痛苦症状,这些症状既包括心理的痛苦,也包括身体的不良反应和行动上和思想上的变化。


教育阶段 治疗者要让让小组成员认识到他们这些躯体和心理的行为反应在当下是非常正常和可以理解的。同时,治疗者要提供一些健康的应对方式,并提醒一些不适当的应对方式(例如酗酒)。


再登入阶段 治疗者回答小组成员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作出一些总结性的评价。



心理危机干预——专家们在做些什么?


面对四川震区逐渐扩大的灾情和逐渐增多的流离失所的人们,国内的心理学专家们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曾经发起非典心理预警与干预项目的阳志平联合一群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士,发起了华老师项目。


这个项目意旨在普及灾后心理干预的相关科普知识,同时联合心理学相关从业人员为地震及今后的灾难相关人员提供心理支持。他们已经开通了华老师灾后心理支持网站,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针对不同人群的灾后心理预防和危机干预调试手册,进行灾后心理评估,同时与虚拟人华老师进行在线的心理咨询。他们也招募具有心理学背景专业知识的人加入志愿者团队,共同来为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尽自己微薄的力量。


他的博客上对于此项目的相关介绍:http://www.yangzhiping.com/archives/203


华老师灾后心理支持网站:http://www.hualaoshi.com/ 在这个网站上,你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内容。


悠扬

科学松鼠会成员


本文转自科学松鼠会,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